Elgar - Northern Sinfonia Orchestra* with Sir Neville Marriner – The Lighter Elgar
Elgar除了精彩的交響曲大作品外, 不少小品亦相當精緻和優美。《The Lighter Elgar》便是一張盡收Elgar小品的專輯, 由我們大家都熟悉的指揮家Marriner把曲目的細節和優美的部份逐一逐一表現出來。我就在此介紹當中的兩首給大家聽聽。 《Romance for Basson and Orchestra, Op.62》
1908 -1911年, 他的創意如泉般湧出, 結果創作了第一和第二交響曲這些代表作。而在之間的1910年, 他便創作了小提琴協奏曲和這一首為巴松管和管弦樂團創作的浪漫曲。當時他在美國中部小州Worcester的歡樂俱樂部指揮和為當地的樂團擔任小提琴家, 有時又吹奏管樂, 總之就擔任不同樂器的樂手, 最後以不常見的樂器組合創作了不少奇怪的曲目。這些曲目都是具實驗性的, 在過程底下他發現巴松管對管弦樂團的重要性和自己對它的熱愛, 正好當時他在倫敦交響樂團巴松管首席的朋友Edwin F James就激發了他創作既抒情又有點反思的巴松管作品。大家還記得他最著名的作品‘Enigma’ Variations《謎語變奏曲》嗎? 當中的 A J Jaeger (變奏曲 Variation 9, ‘Nimrod’) and Basil G Nevison (變奏曲 12, ‘B.G.N.’). 在他創作的期間死去, 這對他做成重大打擊, 故曲目是百感交雜和充滿想像力的小品。而這段時期他剛好為小提琴協奏曲創作開首和結尾, 故這兩首歌有不少相似的部份。1910年, 作品完成。翌年就由Elgar指揮, James主奏, 並於Herefordshire 管弦樂協會音樂會完成首演, 《Characteristic Pieces, for orchestra, Op. 10》
這一曲跟三小曲目組成, 所花的創作時間非常長, 從曲目最後的形式, 看到Elgar有趣的見解, 亦看到Elgar從一個有天份的年青人蛻變成大作曲家的過程。「Mazurka」, 1883年他在Powick Asylum擔任指揮, 並認識了他一生中其中一位摯友Mary Lygon, 後來這位摯友又被收錄在他的《謎語變奏曲》當中, 此曲充滿芭蕾舞感覺, 誇張的節奏和一些明顯過度延遲的終止符, 有很濃烈的馬勒感覺和諷刺效果。而第二曲目「Serenade Mauresque」摩爾小夜曲則創作於1888年。曲目的前身是D大調組曲的一部份, 後來Elgar在跟印度管弦樂團合作的時期產生靈感, 故把歌劇感覺和異國風情組合並獨立成曲; 最後是三首當中最成熟的作品被認為幾乎可以更為與變奏曲一樣有條件獨立成一首大作,它名為「Contrasts (The Gavotte, A.D. 1700 and 1900)」, 是三首歌曲最引人注目和啟發想像的。 創作於1899年, 並分為兩個部分, 它以1700開始, 從普契尼和韓德爾公整而莊嚴的音樂出現, 後來開始發展成宮廷式的舞蹈音樂, 當曲目順接到1900時, 感覺跟隨是英式民間流行舞曲般, 表現了音樂不同年代的風格和變化, 曲目開心活潑地結束。
Nevile Marriner從來都是這類音樂的最佳傳譯人, 我特別喜歡他指揮的Elgar, 因為優美得來很有感情和人性化, 我不認為他的指揮是公整和死板的。例如《Characteristic Pieces, for orchestra, Op. 10》的三首短曲, 需要的效果, 對比和起伏應有盡有, 而且三首曲的連貫性甚強, 即使講述三件不同的事, 但都串連到整個曲目, 是精彩而輕鬆的小品好選擇。 Elgar - Northern Sinfonia Orchestra* with Sir Neville Marriner – The Lighter Elgar ESD 7009 His Master's Voice $140 Media/ Cover: NM-/ NM Made in UK Year: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