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na Bachauer – Queen Of The Keyboard
手痕, 唔想執CD住, 想寫下文😬😬 《Variations On A Theme By Paganini, Opus 35 (Book II)》 帕格尼尼(Paganini), 當年是如魔鬼上身般的存在, 因為如此反智和超人的小提琴技巧, 根本上就前所未見。但帕格尼尼早年其實下了不少苦功, 而且不斷試驗和尋找自己想要的效果, 上神檯並非一朝一夕。他創作的《24首隨想曲》, 不但嚇倒整個小提琴界, 鋼琴界的影響力都不少, 並掀起一陣帕格尼尼熱, 大家都爭相創作類似的炫技曲目。李斯特(Liszt)就是當中的佼佼者, 20歲的李斯特聽過帕格尼尼的演出後, 下定決心要成為鋼琴上的帕格尼尼, 更創作一大堆跟帕格尼尼有關的鋼琴曲目如《超技練習曲》 和《帕格尼尼大練習曲》等, 而浪潮竟然影響到當時個性含蓄, 有原則和著重音樂內涵的布拉姆斯創作《帕格尼尼主題變奏曲》, 似乎是有向死敵李斯特『過招』的意圖。
此曲全曲二十八段變奏共分為兩部分, 前十四段變奏是第一集, 後十四段為第二集, 本專輯收錄的是第二集。原曲總共20秒, 但他卻寫了20多分鐘的變奏曲, 而且是布拉姆斯眾多變奏曲中, 演奏技巧最困難, 節奏上最變化多端和最具華麗演奏效果的。布拉姆斯在此曲中展現了帕格尼尼音樂的可變性和實驗性, 他以帕格尼尼的主題帶出了多種變奏和玩法, 令人能從中聽到音樂的多樣性和內涵外, 又不失帕格尼尼的炫技特色和難度。
Gina Bachauer是希臘鋼琴家, 亦是20世紀最偉大的女性鋼琴家, 人們都稱她為鋼琴皇后 (Queen of The Keyboard)。此人在5歲聽過李斯特高徒Emil Sauer的現場彈奏後, 一生都離不開鋼琴, 後來以極佳成績畢業, 又跟戰前鋼琴大師Alfred Cortot和神手Sergei Rachmaninoff學習。 後來即使二戰爆發, 她都積極在同盟國彈奏演出, 激勵軍人士氣。她是一個經常勤於彈奏的鋼琴家, 走到生命差最後的日子依然完成到差不多過百場的演奏會。她在1976年逝世, 為了紀念Gina Bachauer, 人們以她的名義在美國鹽湖城成立了Gina Bachauer國際鋼琴比賽, 以表揚一代鋼琴皇后, 我國的鋼琴家李雲迪在贏得蕭邦鋼琴大賽前亦曾參加此比賽, 並得到第一名。
她的彈奏範圍貫穿整個古典時代直至現代鋼琴音樂, 無論莫札特至史特拉汶斯基都難不到她。在彈奏方面, 她基本上是無可挑剔, 尤其是彈奏速度和力度要求相當高的曲目, 宏偉的氣勢和力度控制處理得相當出色, 布拉姆斯的曲目上, 技巧已經不用提及, 因為此人已是該時代技巧最高的女性鋼琴家, 而同時在曲中, 她亦展現到帕格尼尼本身炫技音樂上的高傲和秀麗感覺, 同時亦彈出布拉姆斯音樂, 好像很多疑問的感覺。
其餘兩首都是技巧要求極高和令人聽得興奮的曲目, 在此極力推薦給喜歡鋼琴的朋友, 惟唱片品相一般, 但即使如此, 見到Living Presence其實一定有收貨有如的效果, 而此盤品相好的時候是價值不非的呢!
Gina Bachauer – Queen Of The Keyboard SR 90349 Mercury Living Presence $160 Media/ Sleeve: VG+/ NM Made in US Year: 7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