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W.A. Mozart, Collegium Aureum, Franzjosef Maier ‎– Serenade in D major, K.320, "Posthorn Serena

1779年初到1781年間, 莫扎特從各地旅遊後回來, 靈感如泉般湧現, 在擔任天主教宮廷的附屬音樂家期間創作了不少作品, 是為其創作階段的中段時期, 而第九號小夜曲便是當中其中一首出色的作品。

小夜曲原本是源於愛情的歌曲, 以簡單為主, 是追求者在窗下唱出表達愛情的歌謠, 後來, 莫扎特自己也曾用於自己的歌劇Don Giovanni中, 作為主角Don Giovanni瀟灑地向女僕表達愛意的小夜曲。來到18世紀, 它發展成一種同樣是晚上演奏的, 但卻是為了戶外活動而創作的一次性輕鬆管弦樂曲。 莫扎特銳意打破這種趨勢, 將小夜曲提升到如在音樂廳演奏的複雜管弦曲, 但同時又保留了形式輕盈的作風和節慶感覺, 最著名的當然是其野心勃勃, 把小夜曲改編成交響曲的作品“Haffner” Symphony, 那只是一首慶祝朋友結婚的曲目。

第九號小夜曲是莫扎特為戶外活動創作, 最大型和最具新意的曲目。此曲目創作於1779年, 是為了薩爾斯堡大學的年度畢業典禮和頒發當時的最高殊榮"Finalmusik"而創作的曲目, 故其樂團的規模大得能接觸到相當多的人群。而當中定音鼓和大提琴亦安排了在舞台上等候著, 在最後的部分, 他們便會加入並進行特別感覺的軍樂進行曲。 而此曲亦稱為"Posthorn"Serenade, 《郵號小夜曲》是因為當中的小步舞曲中段使用了樂器郵角而得名, 而莫扎特在當中確是想造到郵號帶來郵件到達的信息效果, 故郵號在當中的角色相當重要, 而其他樂器的襯托和洶湧地漸強亦表示了郵號角色的重要性。

曲目由七個樂章組成, 首先是一段充滿激情的莊嚴的慢板, 然後果斷地進入快板奏鳴曲, 樂器一同合奏成交響協奏曲的形式, 並再開始漸漸以小比例的形式合奏, 而這些樂器都在當中同時進行華彩段, 是歡快的氣氛; 怎料, 小夜曲隨著小行板而產生顯著變化, 一堆鮮明而具光彩的音符漸變成憂鬱氣氛, 後來, 感覺變得嚴肅性而昏暗而且具悲劇色彩性的。聽到小步舞曲的第二個三重奏, 莫扎特響起郵號, 郵號帶來郵件到達的信息。信息是令人振奮而歡欣的, 曲目最後由氣勢磅礡而帶節慶感覺的氣氛結束, 而整體又是一個歡快輕鬆的曲目。

演奏此盤的樂團名為Collegium Aureum, 中文名為黃金比例樂團, 成立於1962年, 算是我們鮮見的樂團。它們一直致力於表達音樂最真實的一面和將古代音樂重現的任務, 是一種把宮廷音樂復活的樂團, 而形式上更遵從古時由樂團首席帶領而共同演奏的傳統。 它們除了演奏古典時期的音樂外, 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亦表現得相當不錯。此曲上, 由於它們沿用最原始的樂器和樂譜最原始的樂器, 故感覺是相當正宗和具當時音樂的氣氛, 但樂團在當中沒有失去曲目應有的美感之餘, 亦有當代演奏的娛樂性, 感覺不沉悶, 反而晶凝通透的音色下多了一份樂團之間共同表現的默契和凝聚力, 難得地令人感覺具新鮮感和躍動感。各方對此盤評價甚高, 我們就看其中一項: "The sound seems more crystalline, crisp, and spicy when compared to the ensembles using today's instruments..."

Horst Koegler/ HiFi Stereophonie

W.A. Mozart, Collegium Aureum, Franzjosef Maier ‎– Serenade in D major, K.320, "Posthorn Serenade" PMC 7118 Quintessence $160 NM/ NM Made in US Year: 1979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