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Maazel, Sibelius, Vienna Philharmonic ‎– Symphony No.4 / Tapiola

西貝遼士第四交響曲創作於1908 年, 當時他因經濟問題被逼搬遷到叢林深山, 雖然經濟問題已稍有紓緩, 但搬遷的費用之大依然使他繼續負債。更甚的, 是搬家後他的酒癮反而日見嚴重, 而且以創作靈感作為借口。後來, 他被發現喉嚨有一腫瘤, 需要遵從醫生的指示戒煙戒酒, 並開刀將之切除, 為了健康, 他只好遵從, 但種種的恐懼和壓力, 為他的生命帶來極大的陰影。

在種種因數的影響下, 第四交響曲是當中最幽暗的交響曲, 亦被認為是他的命運交響曲。翻翻複複的低音大提琴開首令整體氣氛灰暗, 已經預告此曲幽暗的j主題, 後來主題在當中引進, 平靜的感覺帶來不久, 恐懼和不安的旋律開始進來; 第二樂章從很多細小的音樂段子組合起來, 奇特的旋律此起彼落; 慢板的第三樂章,是非常的灰暗, 感覺像默然回首, 回首和後悔以前的往事; 在最後樂章中, 是強弩之末的掙扎, 瘋狂的呼喊後, 無奈無力地以平淡淡的方式淡淡地完結了整個故事。「一首交響曲不單是一首『作品』,還要是一個人在人生中途站中的懺悔。」西貝遼士完成作品後寫道。

西貝遼士:交響詩《Tapiola》於1926年完成, 受紐約交響樂協會為他祝壽的委託而作, 並獻給該協會的指揮Walter Damroch, 同年聖誕節翌日於紐約首演。1920年時, 西貝遼士開始感到生命即將結束, 雖然在創作第六與第七號交響曲, 但他的日記開始變得稀疏, 失少自信而且酗酒的問題日益嚴重。當時, 西貝遼士的音樂開始變得精簡, 和翻翻複複。他感覺到森林之神正呼喚跟著他, 在民族史詩《卡萊瓦拉》中, 他摘下四行詩句作為題材:“那裡有北國幽暗綿延的森林,在原始夢幻中蘊藏著太古的神秘;那裡住著偉大的森林之神,森林的精靈就在幽暗中蠢蠢欲動。”塔皮奧拉為森林之神。「北國幽暗的森林, 遼闊地聳立;古老、神秘、縈繞着原始的夢;這裏住着森林全能的神靈;朦朧中的樹木精靈在編織他的魔法。」《Tapiola》的樂譜上, 寫上了標題的解說。在低沉的大提琴與低音管聲音, 表現到大地和森林的神秘和生命力, 木管奏出森林之神Tapiola的主題, 中提琴與單簧管奏徐徐而出, 森林中精靈們從森林之神的指領下一躍而上, 突如其來的氣氛令人抖不著氣, 無形的吸力令人感到芬蘭冰冷森林的嚴肅和氣勢, 最後弦樂低聲迴響, 回復平靜。

Lorin Maazel的西貝遼士四我個人認為是特別與眾不同的, 歌曲由強勁和飽滿的Double Bass作為開首, 先聲奪人就是這樣, 先把你吸引著, 再帶你進入其充滿感情的西貝遼士音樂演繹。他在較安靜的段落, 把音樂黑暗陰沉, 悲觀和接近自然界的一面精彩且具神秘感地表達出來, 而配合維也納愛樂壯麗的管弦樂, Maazel想營造的氣氛可謂原原本本地表達到出來, 同時, 在不少強烈的音效部分, 在樂團手上亦得到完美的控制, 使音樂的感覺不粗暴, 同時有著維也納愛樂華麗的音色, 而且令你很想知道下一秒會發生甚麼事。 1968年, 此盤使Maazel的指揮更有說服力和得到強烈的推薦, 此刻, 我亦推薦此盤予本身已是西貝遼士的樂迷, 因為這確是一個壓倒多數版本和令人興奮的解讀和錄音。

Maazel, Sibelius, Vienna Philharmonic ‎– Symphony No.4 / Tapiola CS 6592 (名盤, 英國製造) London ffrr $180 NM/ NM Made in England Year: 1968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