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
《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
匈牙利三大作曲家, Ernst von Dohnanyi跟Bartók和Kodály幾乎在同一時間出現, 但他沒有受當時大行其道的民樂主義和新古典主義影響, 依然尊崇浪漫主義, 接近布拉姆斯風格的音樂, 同時融入不少美洲爵士和其民間音樂風格, 既與潮流背道而馳亦是一位不斷實驗和嘗試的作曲家。他在匈牙利音樂界地位崇高, 甚至比同時代的其餘兩位作曲家更高更有影響力。有很大量精彩的管弦樂曲和鋼琴曲, 其中之一便他的《兒歌主題變奏曲》(Variations on a Nursery Song)。 此曲由十三段變奏後以賦格作終, 是精彩的鋼琴協奏曲, 而它的真正驚喜的地方是鋼琴與管弦樂團平衡和對等的藝術, 著重鋼琴獨奏和樂團之間的化學作用而不是兩者之間的爭鬥。曲目副題為"給幽默和煩惱的人的享受", 由漫長和莊嚴的管弦樂作開首, 感覺像華格納管弦樂般強橫和震撼, 怎料, 鼓聲一下, 以上宏偉的戲劇終止了, 並從鋼琴進入了我們由小聽到大的法國童謠“Twinkle,Twinkle,Little Star”, 以沉重莊嚴的音樂反襯星光閃爍般的美麗, 令人對此曲的印象更深。繼而進入一段又一段的變奏曲和眾多音樂風格的模仿, 如Dukas的《The Sorcerer's Apprentice》, 和第三變化, 從搖搖曳曳中進入布拉姆斯第二鋼琴協奏曲的優美結局; 第七變化中, 明確的維也納華爾茲節奏的進入, 主題再次湧現; 第十變化, 一段長度與開首相似和作品的中心部分, 我們又從中聽到布拉姆斯第四交響曲和史特勞斯的Also Sprach Zarathustra之影子和風格上的承襲。隨著一聲爆炸, 我們回到了開首, 一段多樣化的總結和概括, 展現了大膽的嘗試和當中巧妙地運用變化的聰明機智。最後, 標題《兒歌主題》才一下子紛紛湧出, 但Dohnanyi卻在這時把曲目完結, 就像一個Open-end的結局般, 令人感覺到喉唔到肺, 吊著你癮! 答案可能要從變化中所展現的多首歌曲才能找到呢! 彈奏此盤的Crustina Ortiz以卓越精湛的技術和敏銳的音樂感知見稱, 在世界各地都不難聽到她的彈奏和音樂會, 與香港愛樂團的合作亦不少。 最近則與西蒙玻利維亞交響樂團合作。受 Rudolf Serkin的大力指導, 她在此兩首曲的表現相當流暢, 沒有過份的炫技和以技術嚇人, 詩意盎然之餘, 感覺深刻而打進人心, 尤其是她彈奏的Rachmaninoff《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當中, 後來震撼而雄壯的部分, 實在令人感動, 而《兒歌主題變奏曲》的登場亦相當具童真和純樸, 其他的變化亦展現到她的技術和造句能力。
Rachmaninoff, Dohnanyi, Cristina Ortiz, New Philharmonia Orchestra, Kazuhiro Koizumi – 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 / Variations On A Nursery Song S-37178 Angel Records $180 NM/ NM Made in US Year: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