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haikovsky, Concertgebouw Orchestra Conducted By Bernard Haitink – Short Orchestral Works Includin
- Chung Sing Au Yeung
- 2017年2月12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交響詩《黎密尼的法蘭采絲卡》(Francesca·da·Rimini)創作於1876年, 當時, 沙皇的專制統治使柴可夫斯基抖不過氣來, 在偶爾間, 他從熟悉的但丁《神曲》故事中, 在一個講述關於被封建統治者和教會暴政與罪惡所推殘的愛情故事間得到靈感。那時, 他觀賞過華格納的《指環》, 本打算以歌劇方式創作, 但卻因與劇作家意見不合, 故改用單樂章的管弦交響詩方法呈現。經過不少民樂派音樂的創作經驗, 這時的柴可夫斯基在創作風格已變得更成熟和具表現力。
故事發年在13世紀, 意大利城市Ravenna的波倫塔家族。美麗的公主富蘭采絲卡因父親之命, 被許配給宿敵馬拉泰斯塔家族的長子喬望尼, 是為政治性的婚姻。喬望尼是一個駝背, 獨眼和生性妒嫉的暴君, 而他的弟弟保羅卻是位英俊的青年。代替哥哥前來拜訪的保羅, 首次看到富蘭采絲卡但對大家產生好感。但在命運的逼使下, 她必須嫁給喬望尼。有一次, 在宮中幽會的二人, 讀著小說, 讀到小說中幸福的朗塞羅獲得最初的愛情一吻時, 保羅誓言跟富蘭采絲卡永不分離並吻向顫抖的富蘭采絲卡, 愛情小說同時跌倒在地上, 喬望尼亦同時出現, 他因嫉妒而發狂, 用匕首刺死了這一對情人。而但丁在《神曲》故事中, 就在地獄中跟這對苦命幽靈對話, 他的心中充滿無限哀憫, 又突然感到全身乏力, 失去知覺, 像死去般倒在地上......
音樂從悲哀的行板開始, 但丁在古羅馬詩人Virgil帶領下, 進入地獄之門來到「相信基督的無辜子民」所住的第一層地獄。低音弦樂和低音大管奏出一個微弱的長音, 代表在地獄中的悲鳴和呼喚, 並引來銅管樂發出恐怖的地獄聲音, 造成一個黑暗的畫面。管樂與弦樂以不規律的方式, 奏出不協調和不和諧的音符, 並散落在各個聲部。然後, 但丁再進入保羅與富蘭采絲卡的所在地, 被視為是「淫慾罪人」, 被強風吹襲的第二層地獄。這時, 曲目才進入第一部分, 此部分以長笛, 低音弦樂與大管不斷重複一個動機, 以營造地獄中狂風暴雨與以木管代表罪人的呼叫之情景, 此然後描繪緊緊擁抱一起, 隨風漂浮的保羅與富蘭采絲卡的靈魂出現, 曲目來到第二部分, 並轉換成從容如歌的行板. 這部分富蘭采絲卡講述其悲慘的愛情故事, 並以管弦以長音奏出一段優美的色彩, 感覺從地獄折返如詩浪漫的人間, 並以管弦樂激烈地二人的熱情。突然, 圓號不安的合奏來到, 表示不祥。樂團轉成快板, 並暴戾地演奏和弦, 這時, 暴君喬望尼闖入的畫面出現, 音樂緊湊得像漩渦。定音鼓大力一下! 樂團殘暴地奏出一個強音, 表示暴君刀下, 刺死了這一對美麗的情人! 二人以大號長長的和聲悲哀地呼叫, 然後, 音樂便在死亡的寂靜下, 慢慢地消逝。第三部分是但丁和老柴帶來的總結, 地獄的感覺重現, 呼應第一樂章, 但感覺沒有當初的殘暴, 因為既是但丁, 又是老柴在深刻反思的部分, 是於心不忍的感覺。這時管弦樂團合奏出宏偉而感覺黑暗的音樂與之呼應, 並不斷增強! 但丁倒在地上了, 但老柴沒有, 他把對政治壓迫的情感注入, 以強而有力的弦樂推進, 似是要替在地獄上有苦說不清的怨魂抗爭, 抗爭應有的自由和權。
海汀克(Bernard Haitink)不斷錄製Bruckner和Mahler的作品, 但柴可夫斯基的作品集卻只錄了一次。我當初對海汀克的印象一般, 直至聽過他的Shostakovich作品就開始改觀。在此作品中, 他的指揮很敏銳, 流動的音樂中, 帶來飽滿的線條感, 強烈的節奏感在此曲中, 帶來百鬼夜行的衝擊感, 令人印象深刻, 富蘭采絲卡的靈魂在說故事的一段, 在轉接位入段的流暢令人感覺到富蘭采絲卡在訴說回憶, 是一個與人交流的感覺, 而樂團根本上是海汀克的子弟兵, 在他的帶領下音樂非常自然和緊密。而此盤另一首重點歌曲《1812》所演奏的張力更是精彩, 沒有真大炮聲, 但依然是一個相當好的管弦樂錄音, 如果想平價認識《1812》, 此盤4首曲目都是相當好聽和出色的曲目。
Tchaikovsky, Concertgebouw Orchestra Conducted By Bernard Haitink – Short Orchestral Works Including '1812' Festival Overture, Opus 49 410 496-1 Philips $130 NM/ NM Made in UK Year: 1984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