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G小調奏鳴曲RV85》

《G小調奏鳴曲RV85》

Vivaldi 是一位多產作曲家, 無論聖樂, 合唱音樂, 歌劇, 多達500種樂器都有其協奏曲。它的作品都具創新意念, 強烈節奏感, 旋律優美而且結構清晰。此盤中的D大調魯特琴協奏曲(RV 93)就是好例子。 此曲於1730s在波希米亞創作, 是他為魯特琴創作的四首之一, 當時 魯特琴在16, 17世紀的地位相當重要和普及, 就像是現代的結他一樣。它們的發聲原理和結構相似, 而魯特琴只是有一個梨狀的外形和有更多的弦。後來才發現此曲一樣可於現代的結他上彈奏, 故此盤為了切合結他為主的題目, 由原本的魯特琴加兩把小提琴轉成一支結他, 一把口琴和大提琴演繹。

D大調魯特琴協奏曲跟RV63和RV85一樣都是創作於1730年代, Vivaldi發現此樂器的音色和結構上能有效和具吸引力地彈奏精彩的Arpeggios(琶音)。第一樂章是一個速度較快的樂章, 大提琴和結他以巴洛克回奏曲式合奏, 然後以結他獨奏與合奏的旋律相反的旋律作連接重覆樂段。由第一個組合開始, 旋律不斷以巴洛克回奏曲式作變化, 相當精彩。而第二樂章則由幾個部分組成, 由口琴開始, 具反思和回想的意味, 結他徐徐進入進行對話, 似是一些的回憶, 是一段簡單, 具美感和富感情的樂章。最後的樂章聽起來結合第一第二樂章的精髓, 以6/8拍成熟地回應和表現第一樂章的主題, 能想像到一個小故事, 由開心輕快開始, 到中間充滿感情和反思再成熟地重現主題, 相當精緻。此曲與Vivaldi其他魯特琴的作品一樣一生中都沒有出版, 而親筆手稿則保存在意大利國家圖書館中。

另一個值得推薦的曲目為當中的G小調奏鳴曲RV85, 1731年, 他以魯特琴寫下此曲, 而且出奇地抒情和具時代感。此盤收錄了當中的第二樂章, 那是甚緩板(Larghetto), 比Largo 稍快, 但卻是有寬闊風格的慢, 而且有著近於行板的速度。此版本由Saxophone獨奏旋律開始, 基本上由它主導此曲, 第一節完結後, 結他加入襯托和應, 為Saxophone的音樂底加添悲哀的色彩, 樂段重覆後結他做簡單的順轉, 然後進入發展部, Saxophone繼續主導, 帶著遺憾地結束, 心碎般的感覺而且相當像現代曲目。

此盤由作為結他手的Frederic Hand作主導, 他的演奏專長由早期音樂至爵士音樂, 故此專輯的彈奏加入了不少現代的彈法, 特別是使用的大細力和觸感, 令樂章充滿人性和故事, 如果你喜歡結他, 無論你對古典是否熟悉也好, 也會喜歡此盤, 而其他樂器的配合也是一絕, 無論大提琴, 口琴或Saxophone也突顯了樂器本身的特色, 演奏起來也相當具音樂感, 有一些6/8拍的部分甚帶有早期爵士的味道, 想不到Vivaldi可以從此方式演繹。

Frederic Hand ‎– Baroque And On The Street 36687 CBS $160 NM/ NM Made in US Year: 1981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