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ydn, Das Borodin-Quartett, Das Prager Streichquartett* – Berühmte
1789年秋季, 長年聘雇海頓擔任宮廷樂長的尼可勞斯王子剛離世, 海頓正面臨失業的危機。後來, 他計劃前往倫敦, 那時就帶著「弦樂四重奏, 作品64」的手稿前往, 並在沙爾曼的音樂會上演出了其中的三首。這套作品是接受Esterhazy侯爵管弦樂團中的小提琴家Johann Tost的委託而創作的曲目之一, 作品64與作品54以及(三首, 57 - 59), 作品55 (三首, 60 - 62)而被合稱為「Tost II」(托斯特四重奏)。
完成於1790年的作品64跟他以往的不一樣, 沒有其早期的作品般艱辛,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此莫過於第五號《雲雀》, 因第一樂章開始處小提琴奏出的雲雀叫鳴而得名。全曲共有四個樂章, 第一樂章先以撥奏方式開始, 而第一小提琴則加入, 演奏翱翔的聲部, 其它提琴繼續以撥奏方式伴奏, 感覺就似雲雀在雲端飛翔的情景; 而第二樂章則為抒情的一章, 在b小調和D大調的變化的構思相當出色和具美感; 第三樂章則為一快板小步舞曲, 四件弦樂器在當中時而對話, 時而呼應, 在奇特的拍子和旋律中, 各自也有自己的說話; 而終樂章則讓人聯想到雲雀在婉轉的情景, 清新開朗, 並呈現的是音樂的“戲劇性”, 流暢的旋律中, 集宏大和細膩於樂章中, 雅緻而堂皇。
此曲目當中的室樂團為著名的俄國樂團Borodin Quartett (鮑羅丁四重奏), 在得到蕭士塔高維契 (Shostakovich)的親自指導和加持, 多年來, 他們的演繹一直穫獎無數, 很多都是大名盤 (如: Decca – SXL 6036)。在表現雲雀在空中的情景, 感覺輕盈而自由, 起伏和力度控制令人聽得相當投入, 第三樂章所有樂器都充滿動感, 在合奏部分則激情盡現, 四樣樂器都表現到自己的特色, 每位都令人印象深刻, 不得不提的是其出色錄音, 立體感十足, 每一下的線條和大細力都相當清晰。不要看見海頓就說沒興趣 (我發現很多朋友都對海頓有點抗拒......), 我夠膽講喜歡小提琴的朋友必定喜歡。
Haydn, Das Borodin-Quartett, Das Prager Streichquartett* – Berühmte Streichquartette 25 945 HK Eurodisc $300 NM/ NM Made in West Germ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