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Gustav Mahler / Deryck Cooke By Philadelphia Orchester / Eugene Ormandy ‎– Sinfonie Nr. 10 (Vollstän


當馬勒完成第九號交響曲後不久, 他在鄰近Toblach南部Tyrol的森林的寧靜優美的鄉間環境中, 寫下部分第十號交響曲的樂譜片段。先前馬勒也曾在這裡創作「大地之歌」以及「第九號交響曲」。但在馬勒第二季在紐約指揮再次此地, 此地優美的氣氛再沒有幫助他的創作, 因為當時被揭發與著名建築師葛洛皮勒斯產生感情的妻子艾瑪因病住院,馬勒一方面接受心理學大師佛洛伊德的婚姻輔導,一方面又要處理妻子因病住院的昂貴醫療開支,雖然得到朋友的慷慨解囊,但同時還要為紐約愛樂的音樂季準備,作曲進度未如理想之餘,長期奔波的他亦難免感到心力交瘁。

一直鬱鬱寡歡的馬勒, 身心俱疲, 人漸枯瘦, 在完成交響曲部分的管絃草稿便又再往美國準備下一季的演出。此時更受到鏈球菌的感染, 當他回到回到維也納後, 他再無法完成「第十號交響曲」, 更於1911年5月18日死於當地。直到1923年他的寡妻才允許「第十號交響曲」的原譜發行。

馬勒去世後, 後人將其工作室開放予人參觀, 而草稿上亦留下令人心酸的筆跡和字句,如:「請憐憫吧!神明啊!為什麼拋棄我不顧。」(煉獄)「魔鬼與我共 舞吧!再見了!我心愛的琴韻!」(第四樂章)「......我該為你而活,為你而死,親愛的艾瑪啊!......再見!我的人生!」(最後一部份)。 身為一個執著的完美主義者, 他曾指示「第十號交響曲」的草稿要在他死後燒毀, 而艾瑪卻把它保存起來, 並在1924年接納音樂學者舒佩希德之勤告, 把草稿以影印版本的形式公諸於世。

當艾瑪發表第十號交響曲草稿時. 曾在序言表示「起初我視第十號交響曲為珍寶秘而不露,擁有這部作品是我獨享的權利。不過該是我的責任,向世界揭露這位大師最後遺緒的時候了。」然而, 此舉動受馬勒生前好友包括華爾特 (Bruno Walter)、克倫培勒 (Otto Klemperer)、庫塞維契 (Sergey Koussevitzky)等著名指揮家的反對。華爾特 (Bruno Walter)更於1923年寫給艾瑪的信中表示「沒有哪個作曲家會比馬勒更怨恨未完成的作品被公諸於世。我很遺憾你竟然不顧這種深植於他性格與作品的觀點, 而將這缺乏唯原作者能為之的校正與完成的次級品在公眾面前演出。」但得到艾瑪的發布, 某程度上亦是我們的福份。

後來, 馬勒音樂研究學者Derick Cooke在整理散於各處的手稿重製出Derick Cooke版的馬勒第十號交響曲樂譜, 並就被視為最接近馬勒原意的續作。在1960年, 續作在廣播演出前, 艾瑪出面阻止並發出禁令, 命人從此不得演出此作。但一時無意的情況下, 她聽到此作, 感動得撤消了自己的禁令。後來, 1965年11月5日, 此曲由奧曼第 (Eugene Ormandy)指揮費城管弦進行美國首演, 並於11月17日進行了史上第一個錄音室版的馬勒第十號交響曲的全曲錄音。後來2011年, BBC廣播公司把1960年Derick Cooke第一版續版的排練錄音公開後, 人們卻說此曲已成為了第二個錄音室版本。

Gustav Mahler / Deryck Cooke By Philadelphia Orchester / Eugene Ormandy ‎– Sinfonie Nr. 10 (Vollständig) 61 447 (史上第一個五個樂章完整演奏版的馬勒第十號交響曲錄音) CBS $240 Sleeve/ Media: NM/ EX+ Made in Germany Year: 1976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