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h, Raymond Leppard, English Chamber Orchestra – Suiten Nr. 1, 2, 3 Und 4 839 792 LY & 839 793
巴赫為樂團所作的4首組曲為BWV 1066 - 1069。 當時, 管弦樂曲有兩種常見的形式: 序曲組曲和協奏曲。前者源自法國傳統, 後者則來自意大利。而兩種風格在德國碰上巴赫, 他用純熟的技巧完美地把法國舞蹈組曲形式應用至管弦樂組曲, 再以漂亮精美的對位手法處理不同舞曲又加上本土傳統元素, 便成為巴赫當時的組曲。
1717到1723年間, 巴赫曾擔任科騰王子宮廷樂長, 由於同時出任萊比錫音樂協會音樂總監, 他也必須負責齊瑪曼咖啡館和萊比錫秋季商展的音樂會曲目, 四首管弦樂組曲就是為這些場合而寫, 以路易十四的宮廷制定步態而作, 後來成為流行的獨立作品。巴赫在生前不被重視, 故作品散失極多, 目前留下的管弦組曲只有這4首, 後來被視為名作和甚至是交響曲的前身。對於這堆作品, 巴赫並不認同認稱之謂「組曲」(Suite) , 因為他認為組曲需要包括allemande、courante、sarabande、gigue等四首舞曲, 再加上數首舞曲形成。因此這些「以序曲開始的作品」應被稱為「序曲」(Ouvertüre)。故在市面上看到的巴赫四首序曲其實與管弦樂組曲是一樣的曲目。
由於法國太陽王路易十四對跳舞相當熱愛而且是位相當出色的舞者。在他的推動下, 法國舞曲立刻席捲歐陸的貴族和中產階級, 所謂雅俗共賞, 由法國舞曲作為骨幹加上本土特色的組曲, 同時亦受民間喜愛和賞識。
四首曲目當中, 以創作於《D大調第三號管弦樂組曲, BWV1068》最為重要和聞名。孟德爾頌曾於1830年以鋼琴演繹給詩人歌德聽, 他聽後, 說開頭是這樣華麗尊嚴, 使人可以想像到一大群顯要人物沿著長長的樓梯魚貫而下。”, 此為法式序曲的開場, 而第二樂章的《詠歎調》, 用弦樂合奏的方式, 將抒情表達和複雜複音技法做了完美結合, 後來由德國小提琴家威廉改為小提琴曲, 並成為他最著名旋律《G弦上的詠嘆調》又名Air, 第三、四和五樂章則為加沃特舞曲、布列舞曲和吉格舞曲。
巴赫管弦樂組曲是一套令人感覺舒暢的作品, 指揮的Raymond Leppard, 是英國著名的指揮家和大鍵琴演奏家, 以指揮English Chamber Orchestra聞名, 擅長指揮巴洛克時期的作品, 亦以出色的指揮和音樂令多位演奏家榮獲不同的國際獎項 (如小號演奏家:Wynton Learson Marsalis), 巴赫的音樂在他手上流暢而正統, 而且非常優美。
Bach, Raymond Leppard, English Chamber Orchestra – Suiten Nr. 1, 2, 3 Und 4 839 792 LY & 839 793 LY (2LP) Philips $ 280 Media: NM Sleeve: NM Made in Netherlands Year: 1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