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Prokofieff, Stravinsky /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 Fritz Reiner – Lieutenant Kije / Song Of The N


1933年, 俄國作曲家普羅高菲夫接受Belgoskino製片公司的委託, 為電影「基傑中尉」譜曲, 這部電影於1934年上演。 同年, 他把電影中的音樂, 改編成交響組曲, 並引用電影同名「基傑中尉」(Lieutenant Kijé)以作品60發表。當中的改編並不是搬字過紙, 而是整個編排和樂器的配置等, 他說 "根本上比編寫電影音樂更累! "

「基傑中尉」是依據俄國作家Yury Tynyanov的同名小說加上導演自身經歷改編而成, 創作此曲的前後期, 普羅高菲夫正過著流亡的生活, 最後亦回到俄國, 相當表達到曲中莫名奇妙和無奈的感覺。「基傑中尉」是講述是俄皇帕維爾一世在位時所發生的無稽怪事。有一天, 有點俄皇在午睡時, 忽然聽到侍從大叫, 神經衰弱的俄皇一時驚醒, 並大發雷霆, 下令徹查當天是哪人負責指揮, 要求他現身負責, 侍從把名單掀起, 發現當中只寫上「中尉」但沒有寫上確實名字, 侍從愛心中一驚, 但又要馬上回答, 只好含糊不清地説"是&$^..中尉", 俄皇聽後說 "基傑中尉!! "於是馬上命人以疏忽職守之罪, 要把他流放到西伯利亞。但風頭火勢, 侍從們都不敢説, 根本沒有「基傑中尉」, 他們只好假裝已經把「基傑中尉」流放到西伯利亞, 並上傳俄皇。正當大家都以為鬆一口氣之時, 俄皇忽然又覺得「基傑中尉」應該是為了保護他, 好讓他不至於受謀反者暗殺, 才會讓侍從大叫令他驚醒, 覺得自己錯怪好人, 下令要從西伯利亞召回忠臣, 並且要親自以大排場迎接「基傑中尉」, 賜給他美女數名, 並且要於宮中舉行盛大的結婚典禮等, 侍從們覺得紙實在包不著火, 故以「基傑中尉」不幸去世為名, 並舉行葬禮, 好讓俄皇心息。 俄皇看著葬禮, 痛惜失去忠臣, 並為他祈求安息。

而《夜鶯之歌》則改編自史特拉汶斯基在1908年就開始寫作的歌劇作品《夜鶯》, 本身是高沙可夫學生的史特拉汶斯基在1913年《春之祭》演出後, 風格上有明顯的改變, 而且具原創性, 各種技巧既簡潔, 且組織清晰, 在初頭的部分他仍然保留原先寫成的風格, 及後的處理則為自己新的想法, 1914年5月26日歌劇於巴黎歌劇院世界首演, 1920年再將其改編成現在此盤的芭蕾舞音樂《夜鶯之歌》。

歌曲根據安徒生的三幕童話故事改編而成, 故事發生在中國皇宮, 日本國王以一隻注滿寶石的機械鳥相贈予中國皇帝。皇帝貪新忘舊, 拋棄本身寵愛活夜鶯。後來皇帝臥病在床, 即將往生時, 夜鶯趕及回來並美妙聲音使皇帝痊癒。

此盤為指揮大師Fritz Reiner率領他最經典的組合芝加哥交響樂團演出的經典之作, 亦是RCA Living Stereo 系列中最傑出的錄音之一。 Reiner把弦樂的質感和氣勢帶得相當強勁而且優美, 但又不失細節, 音場亦見廣闊和深邃。後來此盤又入選 TAS發燒榜, 各方面的評價都相當高。

Prokofieff, Stravinsky /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 Fritz Reiner – Lieutenant Kije / Song Of The Nightingale AGL1-3881 RCA Victor Gold Sealed $220 NM/ NM Made in US Year: 1956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