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Gustav Leonhardt/ Bach toccata & fugue D mineur BWV 565/ Pachelbel/ Buxtehude


荷蘭籍古樂名家Gustav Leonhardt是所謂的通才, 他醉心巴克和巴洛克音樂, 除了擅長演奏大鍵琴, 管風琴之外, 也熟悉指揮。除了樂手和指揮的身份外, 他更熱衷於教育, 曾任教多間歐洲音樂學府, 更獲得達拉斯大學、阿姆斯特丹大學與哈佛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歸功他的用心和啟發, 荷蘭成為古樂復興運動的重鎮。而基於深厚的學術研究根底, 他的演奏就是最具權威的錄音。著名如Glenn Gould版本的《郭德堡變奏曲》, 對著Gustav Leonhardt的版本也只是平分秋色。30年代, 他主張《賦格的藝術》是為鍵盤樂器而寫, 因而震撼學術界。從此奠定了他當代巴克權威的地位。 在巴洛克音樂當中, 尤其是巴克的音樂, 其實最著重的是演奏家是否投入, 用心和忠誠。忠誠和投入的演繹往往成為經典, 最佳例子: Glenn Gould和Pablo Casals, Gustav Leonhardt作為最權威的大鍵琴與管風琴演奏家之一, 巴克音樂中神聖的感覺, 爽快淋漓的感覺和流暢感從他的指尖上表達和還原得相當完美, 當真是古樂的權威和巴克最佳的詮釋者之一, 而且為巴洛克音樂的文化傳承作出相當大的付出。 本片除了收錄巴克青年時期創作, 最著名的管風琴曲作品D小調觸技曲與賦格 (BWV 565); G大調幻想曲 (BWV 572); 卡農變奏曲“我從天堂來到地上”(BWV 769); 另一面則是其他巴洛克時期作曲家的作品: J. Pachelbel的B Flat 大調托卡撘與賦格, 對他的認識大家可能只有卡農, 但在巴洛克時期的他也是舉足輕重的人物; Johann Ludwig Krebs則是巴克的入室弟子, 不少人稱他的作品可媲美巴克, 可惜時不與他, 在剛踏入Galant的時期來講, 他的音樂都過於複雜而且保守, 故當時並不得到重視; 值得一提的, 是當中Geogre Bohm的作品, 他在1661年出生, 比巴克大14歲, 既受教於巴克家族的成員, 後來也成為巴克家族成員的老師, 當中可能包括巴克, 非常值得一聽。

Gustav Leonhardt/ Bach toccata & fugue D mineur BWV 565/ Pachelbel/ Buxtehude GL 71051 RCA Gold seal (DMM) $120 NM/ EX Made in US Year: 1986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