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old) Sibelius, Helsinki Philharmonic Orchestra, Paavo Berglund – Symphony No. 4 In A Minor , Symph


西貝流士第四交響曲創作於1908 年, 當時他因經濟問題被逼搬遷到叢林深山, 雖然經濟問題已稍有紓緩, 但搬遷的費用之大依然使他繼續負債。更甚的, 是搬家後他的酒癮反而日見嚴重, 而且以創作靈感作為借口。後來, 他被發現喉嚨有一腫瘤, 需要遵從醫生的指示戒煙戒酒, 並開刀將之切除, 為了健康, 他只好遵從, 但種種的恐懼和壓力, 為他的生命帶來極大的陰影。

在種種因數的影響下, 第四交響曲是當中最幽暗的交響曲, 亦被認為是他的命運交響曲。翻翻複複的低音大提琴開首令整體氣氛灰暗, 已經預告此曲幽暗的j主題, 後來主題在當中引進, 平靜的感覺帶來不久, 恐懼和不安的旋律開始進來; 第二樂章從很多細小的音樂段子組合起來, 奇特的旋律此起彼落; 慢板的第三樂章,是非常的灰暗, 感覺像默然回首, 回首和後悔以前的往事; 在最後樂章中, 是強弩之末的掙扎, 瘋狂的呼喊後, 無奈無力地以平淡淡的方式淡淡地完結了整個故事。「一首交響曲不單是一首『作品』,還要是一個人在人生中途站中的懺悔。」西貝流士完成作品後寫道。

而第七交響曲則創作於1924年, 西貝流士在1920年時說要寫一首「歌頌生命、活力,並包含熱情段落」具有三個樂章的交響曲。而1924寫成的第七交響曲的確是以歌頌生命為主, 但卻以一個樂章表達了整首交響曲, 全長只有二十多分鐘, 以長號為中心, 豐富的弦樂和木管在交響曲中此起彼落, 氣氛緊湊。 雖然取調為C大調, 但感覺並沒有預期般雀躍, 到處萌生的段落和旋律, 到最後積聚並爆發起來! 此生命力極強的交響曲竟是他最後一首交響曲。

Paavo Berglund和赫爾辛基愛樂這個組合算是西貝流士的權威, 北歐的風情和氣氛值得重複欣賞。第四交響曲在第一和第三樂章都處理得相處雅緻, 而且令人感覺灰暗, 而第二樂章和第四樂章的尾部起伏多變, 爆發時既憤慨又不失細膩, 相當出色。

西貝流士第四交響曲創作於1908 年, 當時他因經濟問題被逼搬遷到叢林深山, 雖然經濟問題已稍有紓緩, 但搬遷的費用之大依然使他繼續負債。更甚的, 是搬家後他的酒癮反而日見嚴重, 而且以創作靈感作為借口。後來, 他被發現喉嚨有一腫瘤, 需要遵從醫生的指示戒煙戒酒, 並開刀將之切除, 為了健康, 他只好遵從, 但種種的恐懼和壓力, 為他的生命帶來極大的陰影。在種種因數的影響下, 第四交響曲是當中最幽暗的交響曲, 亦被認為是他的命運交響曲。翻翻複複的低音大提琴開首令整體氣氛灰暗, 已經預告此曲幽暗的j主題, 後來主題在當中引進, 平靜的感覺帶來不久, 恐懼和不安的旋律開始進來; 第二樂章從很多細小的音樂段子組合起來, 奇特的旋律此起彼落; 慢板的第三樂章,是非常的灰暗, 感覺像默然回首, 回首和後悔以前的往事; 在最後樂章中, 是強弩之末的掙扎, 瘋狂的呼喊後, 無奈無力地以平淡淡的方式淡淡地完結了整個故事。「一首交響曲不單是一首『作品』,還要是一個人在人生中途站中的懺悔。」西貝流士完成作品後寫道。而第七交響曲則創作於1924年, 西貝流士在1920年時說要寫一首「歌頌生命、活力,並包含熱情段落」具有三個樂章的交響曲。而1924寫成的第七交響曲的確是以歌頌生命為主, 但卻以一個樂章表達了整首交響曲, 全長只有二十多分鐘, 以長號為中心, 豐富的弦樂和木管在交響曲中此起彼落, 氣氛緊湊。 雖然取調為C大調, 但感覺並沒有預期般雀躍, 到處萌生的段落和旋律, 到最後積聚並爆發起來! 此生命力極強的交響曲竟是他最後一首交響曲。Paavo Berglund和赫爾辛基愛樂這個組合算是西貝流士的權威, 北歐的風情和氣氛值得重複欣賞。第四交響曲在第一和第三樂章都處理得相處雅緻, 而且令人感覺灰暗, 而第二樂章和第四樂章的尾部起伏多變, 爆發時既憤慨又不失細膩, 相當出色。Sibelius*, Helsinki Philharmonic Orchestra, Paavo Berglund – Symphony No. 4 In A Minor , Symphony No. 7 In CDS-38135Angel Records$200NM/ NMMade in USYear:1984 DS-38135 Angel Records $200 NM/ NM Made in US Year:1984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