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old)Tchaïkovsky, Christian Ferras, Herbert von Karajan, Orchestre Philharmonic De Berlin* – Concer


1878年創作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是柴可夫斯基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與貝多芬的D大調、孟德爾頌的e小調和布拉姆斯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並列為世界四大小提琴協奏曲。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是受了《西班牙交響曲》的啟發, 並寫給當時的小提琴大師Leopold Auer, 不過Auer卻認為此曲在小提琴技術上演奏根本上不可能為由而拒絕受禮, 而當時的柴可夫斯基並未著名, 所謂人微言輕, Auer對他的協奏曲根本上看不上眼, 而當時的樂評家Haslick更以: "The violin is no longer played,   it is yanked about but torn apart, pounded black and blue... Friedrich Vischer... once said that there existed pictures one could see stink....... stinks to the ear."

簡單來講就是說柴可夫斯基的音樂根本上就聽壞耳!

這令本來已經精神不振的柴可夫斯基, 相當不悅, 相信氣得要把家裡的所有小提琴逐把拆斷, 所以從此之後, 他再沒有寫過小提琴協奏曲。而二十世紀的前十年, 小提琴的技術還不太發達, 作品的難度當時是被稱為是怪獸級難拉的, 所以只有少數人能公開演奏此曲(例如: Mischa Elman, Efrem Zimbalist)。

此曲盡顯獨奏小提琴的可行技巧, 而協奏曲的特色上, 豐富絢爛的管弦樂表現了俄國戰鬥民族的強悍和地方色彩, 在第四樂章我們便感受到當中的色彩。而第一, 二樂章則表現了小提琴的可能性和速度, 更充分表達到柴可夫斯基那哀怨優美的音樂特色。

Christian Ferras是法比系的小提琴演奏家, 在60s憑藉他高超的技巧, 強而雕鑽的弓法和對樂曲的掌握力, 極受卡拉揚戲重。是當中的名盤, 而同受卡拉揚戲重的Mutter感覺上會偏慢, 對表現曲目的張力有少許遜色, 技術大家都有, 而音色方面和音樂感方面, 我會比較偏向Christian Ferras。

Tchaïkovsky, Christian Ferras, Herbert von Karajan, Orchestre Philharmonic De Berlin* – Concerto Pour Violon Et Orchestre 139 028 Deutsche Grammophon $280 NM/ NM Made in France Year: 1967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