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nest Ansermet, L'Orchestre De La Suisse Romande – Debussy Jeux Dukas La Peri
法系19世紀的音樂以印象派音樂為主, 一向給人與眾不同的感覺, 而Debussy的作品就是當中的代表而且最為人熟悉。今次為大家介紹的, 是Debussy的作品"Jeux. "和Dukas的作品"La Peri"。
Debussy名言"No time, no place, no great scenes to be created. No pressure on the musician to overdo it."解釋了很大部分印象主義以主題, 聯想和情景創作的音樂。"Jeux"解作遊戲, 亦被稱為“舞詩”, 創作於1912年, 亦是德布西最後一部管弦樂作品, 最初此曲目被德布西因反對此曲的用途而廢棄, 但俄羅斯芭蕾舞團的Diaghilev卻肯支付雙倍價錢, 所以作品得以續寫而且寫了一個月左右就寫成, 可惜在公演時撞正Stravinsky(史特拉汶斯基)的超級大作The Rite of Spring (春之祭), 票房黯然失色。但以藝術成份來講, 曲目將主題分開成短小的旋律, 節奏之間是不連貫的, 並將所有動機抽象化地散佈到不同的段落當中, 以細緻地營造每一個小部分去興構大主題"遊戲", 與德奧傳統曲式有著鮮明的分別和對比。
"La Peri"解仙女, 是一首芭蕾舞詩曲, 於1911年由Dukas寫成。 Dukas是德布西的好朋友, 他跟馬勒同樣是猶太人, 但卻生於巴黎, 與德布西一樣重視音色和細節帶給人的感覺和效果, 不同的, 是Dukas相當熟悉傳統曲式, 可說是精通。他是一位完美主義者, 覺得不完美的作品幾乎都被燒燬了, "La Peri"是由朋友的懇求才保留下來, 後來Dukas把曲目重新整理並推出。這成為了他最後的作品, 既是芭蕾舞曲的經典傑作, 亦是他其中一首大型作品。
"La Peri"講述古代西亞地區的伊斯康達爾國王, 音樂在哀怨的節奏和旋律下, 表達哀老的國王, 他在將死之前, 被告之有一朵可以令人長生不老的花, 於是他找到拜火教之神阿胡拉馬茲達的宮殿, 那是世界的盡頭, 他看到仙女身上配戴著一朵相信是傳說中令人長生不老的花, 這是, 主旋律出現, 顯示了仙花的光芒, 於是他便趁仙女睡覺之時, 將花偷走。 此時, 蓮花發出閃光, 佩莉醒來後發現蓮花已被偷走, 他掩面痛哭, 亦因此被逐出阿胡拉馬茲達的宮殿。 怎料, 蓮花在伊斯康達爾國王的手上靈氣盡失, 光芒也變得混濁,仙女決心要奪回蓮花。於是她親近國王, 開始一段一段的跳舞, 用美色迷惑他, 舞曲在此亦正在高潮的部分, 國王一時迷惑,. 快得令人氣喘的弦樂部分, 表達國王當中被迷惑, 混亂的思緒! 國王沉溺一不小心蓮花被仙女奪回, 並揚長而去。音樂慢慢變慢, 國王最後自知天命難圍, 必有一死, 於是順應天命, 接受死亡。曲目整體故事性非常強, 強得可以聯想到當中的畫面, 精彩!
兩首曲目, 由指法國曲目聞名的Ansermet帶令他的樂團L'orchestre De La Suisse Romande指揮, 非常出色。
Ernest Ansermet, L'Orchestre De La Suisse Romande – Debussy Jeux Dukas La Peri
STS 15022 London $200 NM/ NM Made in England Year: 70s